寒暑假期来临之际,都会有不少大学生将眼光投向兼职市场,希望可以找到份临时性工作,在假期中挣点生活费。瞅准这个时机,有不少骗子盯上了这些急于找到兼职的大学生。
记者近日获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正在移送法院起诉的一起诈骗案,为那些急迫挣钱的大学生们预防上当受骗提供了令人警醒的范例。
大学校园里的“招工海报”
看到大学校园里张贴的那份临时招工的海报,没人怀疑海报上那枚鲜红的印章是诈骗犯罪嫌疑人在街角找人花35元违法刻制的。
去年暑假,大学生小姚刚刚与几个同学核计过,想利用暑假找一份家教工作来赚取些学费和生活费,恰好看到校园里张贴着招收兼职的广告,立即决定前去那家名叫“常州市大学生实践中心”的中介看一看。
小姚走进那家中介时,凭自己的观察,感觉那里蛮正规的,房间里挤满了人,很多大学生都在登记挑选工作。在拥挤的人群中,小姚和同去的一位同学毫不犹豫地交纳了各自的100元中介费,然后就回学校等着中介通知。哪知道过了好几天都没有音信。等接到几个同学焦急打来的电话,说那家中介已人去楼空时,小姚才知自己上当受骗了。
大学生小赵也去了那个“常州市大学生实践中心”,他说自己是被同学小陈软磨硬泡拉去的。小赵记得小陈这样告诉他:每人只须交纳100元中介费,就可以帮着联系工作。
此时,常州市武进区鸣凰派出所陆续接到大学生报警,说一家名叫“常州市大学生实践中心”的中介骗取了他们交纳的中介费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478名大学生被骗4万余元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这家“常州市大学生实践中心”根本没有办理任何相关证照,纯属彻头彻尾的黑中介。当警方确定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后,犯罪嫌疑人蔡某和吴某迫于压力主动投案。
蔡某是福建人,与女友吴某在江苏省江阴市某保健所上班时相识。2008年3月,他们两人来到常州市武进区开了一家职业中介公司。因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这家职业中介公司在2009年上半年几乎没做什么生意。当蔡某母亲在医院初查发现癌症,并赴上海医院动了手术住院治疗后,每天的治疗费和医药费成为蔡某一笔不小的开支,令蔡某的生活越来越捉襟见肘。由此,他萌生出换个地方另开中介、收够中介费人间蒸发的念头。
蔡某到街上花35元私刻了一枚“常州市大学生实践中心”公章,再到常州市武进区鸣凰镇大学城附近租用两间房屋,只签订了两个月的租房合同。预谋把钱骗到手就立即隐匿,蔡某与房东签订租房合同时,全用的假名字和假身份证号码。
假中介像模像样地开办起来,蔡某在附近6所大学里招募了7名大学生作为代理人,让他们在校园里张贴海报,同时承诺:每位代理人每介绍一名学生就可以拿20元回扣,以此引诱大学生代理人拉自己同学交纳中介费。任何一个看过广告、想临时打工的大学生走进这里,蔡某都与其签订用工合同,开具收据,盖上私刻公章,许诺如在某月某日前没有帮助签订用工合同的人找到工作,将毫不犹豫地退回100元钱。
如此貌似正规的程序,让很多大学生戒心全无
正值去年暑假临近之际,期望假期兼职的大学生有很多。蔡某在短短36天里通过代理人与478名大学生签订了用工合同,总共收取了47800元中介费,其中返还约6000元给各代理人。据蔡某交待,此间也有用人 单位打电话给蔡某要他提供工作人员,但蔡某满脑子都是骗钱走人的想法,没给任何一个大学生安排岗位。4万多元钱到手后,蔡某突然“人间蒸发”了。
得知学生报警后,蔡某为了安抚大学生的情绪,给每个受骗大学生都发了一条短信。最终,蔡某和吴某经受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投案自首,骗来的4万多元中介费也都一一退还。
检察官提示打工要防骗
记者获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近日对蔡某和吴某提起公诉。
寒假将至,检察官请记者转告并提醒大学生:寒假打工务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据武进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分析:在这起针对大学生实施的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看准大学放假临近时一些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态,利用大学生涉世不深、警惕性不高、受骗后不愿为轻微损失报案的心理,肆无忌惮地进行诈骗活动。
办案检察官提示大学生:用人单位私自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属于违法行为,打工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去。另外,大学生在应聘前一定要搞清楚应聘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不要被招聘方轻易许诺的高薪数额所迷惑。
检察官给出这样的忠告:如果遇到职介中心提供虚假信息,一旦掌握确凿证据,可立即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